脱贫又“脱单” 碧桂园扶贫爱情有点甜

※发布时间:2021-4-14 4:07:58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凌晨四点半,几乎一晚上没合眼的易德育起了床,套上大红喜袍,在鱼咀村的咖啡馆门口搓着手走来走去,他的新娘子陈春玲还在房间里化妆。七十多岁的邱阿婆和林阿伯从家里端来烧鸡白酒、桔子苹果、生菜小葱,沏了一壶热腾腾的英红九号,等着一会儿去玉虚宫给新人们祈福。今天是易德育和他五个扶贫工作队同事集体婚礼的大日子。

  晨光熹微里,鱼咀村汉县建制八百多年的历史在古码头、古城墙上游走,一条弯弯的连江始终着这方土地上的繁荣、贫穷、振兴,和生机。

  他完全没想过自己会因为扶贫认识陈春玲。由于家庭问题,2015年易德育面临辍学困境,好在当时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向贫困家庭高中毕业生提供全免费职业教育,他抓住了机会。从老家清远佛冈县一到英德,易德育自己是苦过来的,他不想再看着别人苦。2018年年初,他应聘到碧桂园在英德全县开展的扶贫项目。

  扶贫任务重、时间紧,白天村里忙完,晚上回家倒头就睡,易德育感情空窗了二十多年,几乎没什么时间考虑“个人问题”。在他的第三个项目——梅州市漳北村,除了日常开展帮扶工作,领导还给他交代了一项艰巨又特殊的任务——“找一个女朋友”。易德育听了直抠头:脱单脱贫,谈何容易!

  2019年年中,一大批青年从外地返回漳北村创业,官维远作为漳北村蜜柚、香米产业的致富带头人,也是易德育的主要帮扶对象之一。“故事是这样的,“易德育说,“我们去年国庆进驻漳北村之后,因为涉及到很多产业扶贫的事情,很大程度都是围绕着官维远在转,本来我不认识他的,但是时间久了我们就变成了特别好的兄弟。”

  今年6月官维远结婚,按照计划,易德育是伴郎团之一,陈春玲是伴娘。婚礼前一天晚上,官维远还专门安排好了易德育开老乡的车去车站接她。“结果下午职业学院的老师一通电话打过来让我回学校处理事情,我心就凉凉了,第一次两人就没见成。”回忆起官维远介绍他和陈春玲认识的事情,易德育简直控制不住脸上的笑容。

  阴差阳错没能在婚礼上见面,热心肠的官维远没有放弃“撮合”二人。婚礼当天晚上,两个人就互加了微信。“之前我们都是视频聊天,没啥太大感觉。第一次见面是他来惠州找我,我们一起去了霞涌海边。一见面竟然感觉一见如故,有很多可以聊的。”陈春玲回忆起两个人的第一次见面时说,“可能也是因为我们的成长经历比较相似,总是会有惺惺相惜的感觉。”陈春玲在惠州做,这两年工作特别忙,认识易德育之前,下班回宿舍等着她的只有四面漆黑的墙壁。

  “两个人在一起之后,还真没怎么吵过架。”易德育在一旁打岔,“嘿嘿嘿,还真是。要不现在来吵一架。”陈春玲就笑着说他:“你怎么这么憨。”由于易德育的工作性质,两人周末约见面只能反复碰时间。

  陈春玲给易德育发微信,如果没回,那就是在忙,她也就暂时不打扰了。时间久了,两个人就形成了默契。周末村里不忙的时候,易德育会借老乡的车,从英德开四五个小时到惠州,在宿舍做好饭菜等她下班,吃完饭两个人就出去走走。星期天他再驱车4个小时回到漳北村。往返10个小时的车程,照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不是,而是“乐此不疲”:“我们平时都很忙,但一定是谁有空就奔向谁。”

  直到现在,两个人都是英州两头跑。这个中秋国庆小长假,易德育带陈春玲“重走”了一遍自己在英德的扶贫线:“从恒昌村、龙华村,到漳北村、连樟村,再到鱼咀村,反正我在英德的足迹都带她转了个遍。”

  带另一半重走自己的扶贫,现在已经心照不宣地成了这几对90后扶贫人的保留曲目。易德育的同事、佛冈老乡邓志鹏,也经常带着女朋友江碧婵在村里走走看看。他一边指着村里的花花草草,一边跟她讲每一个变化背后的小故事。对村里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变化,江碧婵现在也如数家珍了:“一段水泥,一盏灯,背后真的都离不开他们的努力。我觉得这几年粤北的变化确实太大了,这里的人是幸运的。志鹏能够让别人成为幸运的人,那我也是幸运的。”

  邓志鹏从2018年3月开始在英德参与扶贫工作,主要负责就业和教育扶贫。江碧婵平时在番禺教书,两个人在一起后,也十分“默契”地发展成“周末情侣”。从怀集到广州南到英德,从肇庆到广州南到英德,从深圳北到广州南,从广州南到英德,江碧婵凭借“高铁女孩”这个称号在驻村扶贫工作队里出名了。时间久了,厚厚一沓高铁票差不多能塞满一个铁盒。

  看着这些沉甸甸的票据,邓志鹏说:“我们俩以后在一起了,就像一个圆规,两只脚都围着一个圆点走。谁都不会走得太远。”两人计划之后在清远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圆点”。“我准备从番禺搬到清远来。因为清远对于我们两个,尤其对他的发展常有必要的,”江碧婵笑着说,“我支持他的工作。我自己一点不算什么的。”

  扶贫的特殊性质有时注定了两个人很难碰到一起。为和谭小芳都是英德本地人,两个人也都是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的第一届学生,为学的是工程造价专业。他们的相遇是因为在校期间担任班级里的团支书,工作和学习都有很多交集,2016年5月20日,为的一封情书让两个人开始了一千多天的爱情长跑。在一起后,为先后前往英德树山村、韶关黄塘村、清新溪尾村、南雄丰源村、德庆四村扶贫,两人谈起了异地恋,但谭小芳说,“不管你做什么,我都会支持你。”

  鱼咀村碧乡文旅项目开始运营后,原来的安置房摇身一变成了特色民宿,游客还能在这里体验纯手工制作牛耳朵、酥角。穿过民宿,是一排排墙体斑驳的老屋,老屋后面就是玉虚宫,鱼咀村的村民逢年过节都要去玉虚宫祈福。

  邱阿婆和林阿伯装烧鸡白酒的扁担也准备好了。按照习俗,大家要挑选一个在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带着新人前往玉虚宫祈福,邱阿婆想都没想,脱口而出:“那阿其挑,让阿其来挑。”很快,大家一致推举出“老村长”廖志其来担此重任,他接过扁担,乐呵呵地领着迎亲队伍往前走。廖志其是这几对扶贫人爱情的者,也是鱼咀村的致富带头人——很多扶贫项目亏得有其叔在中间做思想工作,帮扶贫人员和村民牵线搭桥,项目才得以顺利推进。

  易德育的妈妈朱彩色是从佛冈赶过来的。看着儿子牵着儿媳的手走在前面,朱彩色欣慰又动容:“我们家条件不好,家里只供得起他姐姐读大学。幸好他争气,上了碧桂园职业学院。他毕业出来以后自己选择回农村,我是一百个支持的,要懂。你受了人家帮助,现在你也要帮助别人。”

  第一次发工资的时候,易德育把钱全都交给了朱彩色:“妈,这份工作挣得不多,但对我来说特别有意义。”“我跟他说哪怕你每个月只拿500块钱,我都觉得够了,”朱彩色看着德育和儿媳的背影说,“好彩我养了个好儿子。之后还多了个好女儿。”

  玉虚宫外,朱彩色和邱阿婆一起把烧鸡和英红九号摆上供桌。道观旁边,有一棵鱼咀村人专属的许愿树,据说如果足够,就能古树的神灵,最后一定可以得偿所愿。六对扶贫人分别在古树上留下了自己的心愿,12根祈福带给清晨的玉虚宫增添了几分明晃晃的色彩。

  “先有鱼咀,后有浛洸,再有英德”,古时遍布商埠的鱼咀除了是重要的商贸中转站,更是广东人一直以来留存心底的村落记忆。由于之后的陆运输逐渐发达,鱼咀村失去了天然良港的优势,年轻多外出打工。2015年,鱼咀成为广东省定贫困村,曾经的繁荣场景消失后,就只剩连江水拍打着岸边的古街道。2017年,鱼咀人均纯收入为759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6万元。

  好在,近年来社会各方力量始终助力鱼咀村进行脱贫攻坚。碧桂园在2018年年初参与进来,派驻专职帮扶小组进入鱼咀村,和广物控股集团联合围绕鱼咀街区进行重点,既传承了传统文化、保留了具有鱼咀特色的自然风貌和遗迹,也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和民间习俗。现在,一、二期美丽乡村项目建设都已经顺利交付,花海梯田、酒吧、江景房和农家乐、茶艺展示馆等等都已经投入使用。2019年,鱼咀村民宿入住人数达到4294人。

  2020年,鱼咀村在精准扶贫下焕发新颜,而它的建设者则选择以鱼咀为起点,步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今年距离第一届碧桂园扶贫人集体婚礼刚好整十年。2011年也有两位扶贫人在英德市西牛镇树山村举行集体婚礼,当时的喜酒喜宴全部都是树山村的老乡自发给他们张罗的,如今这两对夫妻也即将迎来十年锡婚。十年来,碧桂园“4+X”的扶贫模式一直在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蓄力,英德全市78个省定贫困村正一步步完成,在树山村结婚的两对扶贫人,也都在十年如一日地履行各自的职责。

  那个时候还是驻扎在西牛镇树山村的扶贫队员。曾经的树山村污水横流,一下雨土砖房的泥浆就流得到处都是。现在的树山村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搬进联体别墅,阳光下到处晒满了笋干和麻竹叶。投身扶贫工作十载,前几天刚刚从甘肃东乡的驻村扶贫点回到广州,和妻子提前庆祝了九周年的结婚纪念日。

  树山村婚礼的另一位新郎官孙科,自己也没想到扶贫一干就是十年。还在英德派驻的时候,每次离开安徽老家,妻子总会往他包里塞满咸菜和腊肉香肠,让他带到树山村去。婚后连续7个中秋节,妻子都带着两个孩子去树山村看他。

  “聚少离多算是扶贫人的工作常态,只要和家里人沟通好了,真的不是什么问题。”现在,孙科在安徽舒城继续负责扶贫项目:“我很高兴看到今天又有六对新人在英德喜结连理,十年了,这是对扶贫的传递。但我想跟年轻人们说,扶贫人即使条件再苦,再不容易,也一定要尽量多照顾家里。扶贫人能在一线工作,都是因为爱人做了的后盾,要对另一半。扶贫一阵子,结婚一辈子,最重要的是和爱人白头偕老。”

  从鱼咀开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英德连江口镇连樟村,6对新人在汀步观景台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仪式。2018年习总在连樟村考察时说:“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现在的连樟村已经大变样了——2019年底,全村54户131名贫困人口已经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农家乐生意红火,老板的拿手好菜麻竹笋炒肉片更是远近闻名。仪式当天,国务院扶贫办全国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碧桂园连樟村)培训揭牌暨首次开班仪式在连樟村乡村振兴学院举行,学院将为贫困地区培养出更多的创业致富带头人。

  大张伟经纪人刘迎

  易德育自己用“初心不变”来形容他几个重要的人生节点。“‘初心不变’有两层意思。没遇到她之前,因为我是贫困家庭长大的,现在有机会参与这样的扶贫事业,去到每个贫困村,看到跟我小时候一样条件艰苦的人,我心里希望以后这样的人越来越少。只要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干下去,这是第一个初心。”易德育看着陈春玲说,“第二个初心是遇到她之后。我也想给她表明一下我的决心和立场——我对她的感情会一直坚守初心,这是绝对不会变的。“

  中午,大半个鱼咀村的村民都聚集在村体育场吃喜宴,喜糖喜酒喜烟一个都没落下。驻村时间久了,村民都变成了看着扶贫青年成长的亲人。连江边的许愿树上,易德育和陈春玲许下的心愿正在微风里轻轻摇曳。

  收完最后一茬秋茶,卡塘村卡子上组的李本会笑着算起自己的收入:养猪、种茶、种辣椒,还没到年底已经过了万。曾经长期在福建晋江打工的她,因为身体不好而返乡,靠着村里发展的多种产业找到了生计,老李这个建档立卡贫困户不仅脱了贫,还赶着往致富上大步前进。

  走进边墙村,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展现眼前。大棚整齐排列、药材花开飘香、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群众文化丰富多彩、孝老敬亲文明户不断涌现。谁能想到6年前,这个村是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有名的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高达58.84%。

  650.44万元,这是今年1至10月江苏金坛对口帮扶陕西石泉的过程中在消费扶贫领域取得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