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50年后解密这是格雷厄姆悲伤的1967年

※发布时间:2018-5-22 23:46:53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最新解密的一份档案,格雷厄姆·格林和豪尔赫·易斯·博尔赫斯与 1967 年的诺贝尔文学仅有一步之遥。

  诺贝尔的评选恪守严格的保密制度,每届档案要过 50 年后才能解密公开。最近一次解密是在今年 1 月,1967 年的诺贝尔文学提名清单得以公之于众,诺贝尔网站上刊登了相关档案。

  50 年前,最终被授予诺的是危地马拉作家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颁词称“他的作品根植于自己的民族色彩和印第安传统,出鲜明的文学成就”。

  《卫报》的报道称,这份来自学院的档案显示,当年共有 70 名作家获得提名,包括塞缪尔·贝克特、索尔·贝娄、劳伦斯·达雷尔、E.M.福斯特、乔治·西默农、埃兹拉·庞德、托尔金等。经《日报》(Svenska Dagbladet)挖掘后发现,只有有限的几位进入到真正意义上的竞逐名单,除了最终赢家阿斯图里亚斯外,还有博尔赫斯、格雷厄姆·格林、W.H.奥登和川端康成。次年(1968 年),川端康成获得诺,其他三位均未获此殊荣。

  报道显示,时任诺贝尔委员会安德斯·厄斯特林十分推崇格林,称其为“一位卓有成效的观察家,他的经验不仅涵盖了外部的全球多样性,更重要的是,也涵盖了世界、人类、焦虑梦魇等神秘的层面”。

  按照《日报》文化记者 Kaj Schueler 的说法, 厄斯特林对于两位拉美作家的评价则是,阿斯图里亚斯“过于囿于他的题材”,博尔赫斯“精雕细琢的艺术过于独断而且矫揉造作”。

  不过,他的观点未能得到另外三位评委的认可, 阿斯图里亚斯在最终的博弈中胜出,成为当年的诺得主。

  1950 年,格林获得首次诺提名。已经公开的档案显示,截至 1967 年,他已获得 12 次提名。遗憾的是,直到 1991 年去世。格林都未真正获得诺。

  Schueler 猜测,格林之所以会失去评委会的青睐,是“因为当时的学院正逐渐转向全球化的视野,在 1960 年代的后期,社会对欧洲以外的事物更感兴趣。”

  “研究过去的诺档案既让人兴奋,又不免有些沮丧。兴奋之处在于,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的话,你至少能够从中了解到当时的评选意见,看到不同观点的交锋。这是一段回溯历史的旅程,我们得以窥见和彼时的文学价值和文学思想。当你阅读这些材料的时候,如果足够幸运,你将能够还原那个场景;不过,令人沮丧的是,这些档案只能给你一部分的答案。”

  根据诺贝尔官网已经公开的资料,除了于 2012 年已经获的莫言外,真正获得过诺贝尔文学提名的中国籍作家只有胡适和林语堂。1939 年,胡适获得地理学家、探险家斯文·赫定的提名,1957 年再获提名;林语堂则在 1940 年( 斯文·赫定和美国作家赛珍珠共同推荐)和 1950 年(赛珍珠推荐)两次获得提名。

  中国社会有着浓厚的诺情结,文学领域也不例外,坊间流传着诸多有关诺提名的传言,远至已经逝世的文学大家老舍、沈从文等,近至成名已久的王蒙、李敖等,即便争议不断,这些声音依旧没有消散。

  其中流传甚久的一个传言是老舍曾于 1968 年获得提名并在最终投票环节获得第一,但因当时中国正值“”,方面几经打听断定老舍已经逝世(老舍于 1966 年投湖自尽),诺有着不能颁给已故之人的要求,遂将得主改至川端康成。不少学者对此表示质疑,这段档案将在明年(2019 年)获得解密,也许会露出水面。

  本文来源于ipfs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