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怎样融合

※发布时间:2017-1-4 13:09:15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黑洞、引力波,大脑、催产素,法治、情景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怎样才可能融合?5月7日,文汇讲堂工作室携手《知识分子》微信公众号举办了持续一天的第100期文汇讲堂跨界论坛《科学精神对话人文精神》。八位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学者———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清华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鲁白、浙江大学数学学院教授蔡天新、上海纽约大学计算机系终身教授张峥、上海交大凯原法学院院长季卫东、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华东师大哲学系系主任郁振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姚大力,在连续六组演讲中开启了“两种文化”的激烈探讨,各自领略他人领域的知识深度,体会不同的思考进路。

  1959年,英国学者C.P.斯诺在剑桥演讲中提出,人文知识分子和科技知识分子正在割裂成两个言语不通的阵营,因而影响了个人和社会的进步。随后,关注“两种文化”焦虑的“斯诺问题”引起全世界的讨论,这在当下的中国依然具有现实性。何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两者能融合吗?学者们将科学精神概括为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和超越前人的创新精神,而将人文精神理解为一种人性,是在追求人类本性的过程中对人的价值及人生意义的追寻。然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有所缺失。数论专家蔡天新举例,中国古代如周公、墨子都曾有很大的数学成就,但近代数学和科学的创新不被鼓励而逐渐衰落了;法学家季卫东通过“李约瑟难题”揭示了中国没有形成科学体系,是因为人们对官僚本位的价值取向和对世俗实用性的追求所致;鲁白表示,历史上虽然有科学成就的亮点,但中国没有经历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等全民变革,因此并没有形成彻底的科学精神。对于已经融入世界的21世纪中国必须有新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学者们达成共识,“需要法律制度来保护科学创新,总结能够代表现代中国的新文化并让其走向世界。”

  创新在不同领域有何不同?需要价值导向的创新如何避免迷思?音乐学家杨燕迪认为,科学家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科学的创新是对前人研究中缺憾的弥补;而艺术的创新体现的是人的不同侧面,绝不是后人超过前人的。知识论专家郁振华指出,不能拿科学尺度来衡量人文创新。宇宙学专家张双南从美学的角度判断,创新并不一定都是好事,只有符合人类价值观的创新才是美的创新。元史专家姚大力当场用蒙语朗诵了几句蒙古诗,将人类发展比喻为“人文和科学”两个轮子的车,若碎了一轮,或大小悬殊,车就走不动了。专家们一致认同,科学创新应当要受到人文的价值导向约束。同时,也要谨防创新中的迷思。张双南指出,“当我们失去传统的时候其实失去的是价值观,并且重建也非常困难。”郁振华在全场总结中强调,要弘扬正面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警惕和克服“两种文化”背后的两种极端———科学万能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

  本次跨界论坛上,八位专家从各自的学科领域出发,在多层次的交流中碰撞思想,在多角度的思辨中引发共鸣,尤其是晚间张峥的《人工智能的现实和未来》演讲,更是深度展现了“两种文化”的交汇。感受最真切的莫过于现场600人次的听友,如听友李谦所描述“姚季杨郁等先生,无一字无来历,隐现学富五车腹筒丰瞻;张鲁蔡峥诸教授,西学理性之外无拘执自囿,洒脱而近幽默见趣味”。(记者袁琭璐实习生司俊飞)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