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山水再好也需文人咏BR《环球人文地理》2017年6月号月刊

※发布时间:2017-6-28 23:10:11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挂在人们嘴边的话,似乎印证着黄山在当代名山体系中唯我独尊的地位。不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黄山只是默默无闻的一处小山,直到明朝中叶以来,徽商的崛起。王振忠先生曾写道:黄山的真正崛起,与徽商之兴盛,徽州意识的抬头有关。理由说来也简单:江南的苏州,因为人文荟萃,连虎丘这样的小土包也能闻名遐迩;而徽州即便山川绝美,却没有一处让士人、文人阶层趋之若鹜的名胜古迹。经商富裕起来的徽州有不满,便开始出力、出钱打造自己的“文化旅游品牌”。方法也简单,就是出钱请当时的、文坛前来“采风”,写咏叹文章。黄山之名由此开去。等到万历四十六年,徐霞客登上黄山,他写道:“登黄山,则天下无山,观止矣!”至此,黄山成为海内第一名山,游览黄山也被视为文人雅士“读万卷书行万里”的必修课程。

  黄山的崛起模式,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山水为底,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环球人文地理》杂志似乎是看准了这一市场,屡屡推出极少为人知的山水。最新一期聚焦的是浙江的庆元。

  偏安浙南的庆元,没有通常所谓的山水相依,也没有什么大江大河。怎么给庆元定位呢?杂志将庆元策划为“隐逸、高贵而神秘的所在”。长期游离在边缘的庆元,“礼失求诸野”,很好地传承了江南水乡的特质——全县大小溪流近千条,庞大的树枝状水系,几乎流经每个乡镇和村落,让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带着江南天然的湿韵和鲜绿。又,山高水长是庆元独特的地理特征,由于群峰插天,溪流纵横,庆元的先民们逢山开,遇水架桥,垫石为步,伐木为梁,逐渐在这方山水中安居乐业。不过,当地多雨水,架设在溪、河上的桥梁常因此而损坏,于是,当地人便在桥上加盖廊屋、侧板以桥身——独具特色的廊桥便在先祖的智慧中孕育而生。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