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中传电视学院竟有这么多导师!(附专业及导师介绍

※发布时间:2017-10-11 13:03:55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很多同学给我们留言,今天小核桃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研究生的专业设置及导师情况。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前身是1959年设立的电视摄影班,1980年成为电视系,1997年成立为电视学院,2005年9月,电视学院、新闻与学院两大学院合并成立电视与新闻学院(后来又分了,小编注),2013年7月学部制后,电视学院加入新闻学部。电视学院作为国内历史最久、声誉最高的电视专业教育机构,始终引领着我国电视教育的发展。四十多年来,电视学院建立了科学完善的教育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近几年,电视学院开设的五个本科专业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电视学、编辑出版学(新方向)三个专业始终稳居国内同类专业首位,电视学(电视摄影方向)也以培养出30多位省级台长、副台长的教学为我国电视教育发展史留下最富传奇性的一笔,而电视学院在电视新闻学、电视艺术学、学、编辑出版学各专业领域的硕士、博士教育更是享有盛誉。

  电视史论方向主要研究国内外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根据电视事业未来发展的需要,培养具备社会科学理论基础、历史学知识储备和电视学专业知识的传媒人才,并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实践和学术研究,提高学生在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实务与创新等方面的能力。通过专业的培养,学生毕业后有较宽泛的职业选择,可在从事新闻采编、经营管理等业务工作,也可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科研、教学工作,以及进入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等工作。

  本专业牢牢把握电视的前景及发展,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电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电视的手段及优势,电视的历史及理论,电视的作用及社会影响,通过专业学习,强化学生对于电视整体格局、节目样态、采制流程的认识,从而能够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在电视及新领域进行理论研究或从事业务实践工作。

  纪录片学方向旨在探索电视纪录片所具有的独特运作与创作规律,并根据纪录片创作的相关规律,研究电视纪录片与人的关系,学习电视纪录片独有的视觉语言、读解方式和结构形态,以及电视纪录片中所包涵的其他人文学科内涵。通过以上方面的学习研究,使学生拥有开阔的视野和广博知识背景,从而成为高层次的纪录片理论研究和实务创作人才。

  新方向致力于培养具备跨、跨学科、跨文化的思维观,掌握新闻专业知识、学科背景知识和专业理论体系,熟悉实务工作,洞察学科前沿的,积极新发展的趋势,牢牢把握多媒介融合的,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将教学放入国际化大背景之下进行,与国际接轨。致力于培养具备跨、跨学科、跨文化的思维观,掌握新闻专业知识、学科背景知识和专业理论体系,熟悉实务工作,洞察学科前沿的新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媒介文化方向致力于培养具备跨、跨学科、跨文化的思维观,掌握新闻专业知识、学科背景知识和专业理论体系,熟悉实务工作,洞察学科前沿的学生,通过对媒介影像符号、不同节目形态和规律作系统性研究,使学生具有深厚的文化学养、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能够深透地理解电视对社会的功用,成为智能策划型和多视野观念的传媒人才。

  本专业旨在使学生通过电视艺术领域的深入学习和探讨,深入了解电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认识电视艺术的重要类别及其创作规律,电视艺术未来发展的重要,进而把握电视艺术的语言系统、思维方式及其独特的审美特征。通过对经典和有代表性作品的观摩和解读,以掌握大量的影像研究资料,在以往学术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专题性的学术研究和探讨,学习和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规律;通过学术论文的写作实践,提高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以便在电视艺术的学术研究领域里,有新的理论开拓和新的学术建树。本方向培养的硕士生,能将其理论研究运用到电视艺术创作实践中去,以便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势态下,成为高层次的电视艺术人才,推动中国电视艺术事业的飞速发展。

  国际新闻专业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具有交叉学科知识背景、适应性强、复合型的国际新闻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技能和方法,了解学科发展动态;熟练掌握并使用一门以上的外语,有较高的新闻性和新闻报道水平;能够在国际新闻、外事门、职能管理部门从事与媒介相关的、较高层次的新闻实践工作,或在高等教育及科研部门从事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为:国际新闻学、国际新闻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国际新闻前沿问题研究、国际新闻实践研究、国际新闻与跨文化案例研究、国际研究、国际新闻采写、国际新闻编译、英语电视节目研究、新与国际新闻等。

  本专业有国际新闻研究所作为实践,与、华龙网、中国经营报等各类合作,提供各类新闻,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新闻能力。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提高,使得国家对外宣和涉外新闻从业人员的需求日益增长,培养一批国际新闻领域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迫在眉睫。自2009年起,、教育部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建设国际新闻后备人才班,该班培养的学生素质过硬、思想品德优秀、具有突出的新闻专业素质和娴熟的外语应用能力,熟练掌握新技术,具备一定的媒介管理才能,是适应我国外宣及涉外新闻报道等多方面需要的高层次新闻人才。

  本方向的研究紧密围绕互联网视听,包括互联网视听及其产业发展所涉及的前沿方向,侧重于从媒介融合的视角研究互联网视听,如:互联网视听理论、互联网视听产业研究、媒介融合、互联网自制节目研究、互联网策划与运营、互联网视听政策管理、舆情研究等。为此,本方向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我校与互联网业界和传统的良好合作资源,拓展与深化互联网视听的研究领域。为推动传统与新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研究保障。

  作为新闻学部电视学院最传统和最有优势的专业,电视编导方向培养出许多国内优秀的电视节目编导。本方向以整合现有实践经验,丰富文化底蕴、扩展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教学,力求毕业生具有深厚的艺术、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的理底和开阔的电视创作视野,技艺精湛,能够创作或领导完成优秀的电视作品。用来自国际的优秀作品的深度展示以及国内外前沿理论的比较研讨来激发从业多年的电视编导们着眼于更高的视角,更新的观念进行创作,从而为电视机构培养从事电视新闻采制、电视专题片纪录片创作的高层次应用型的具有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优秀编导人才。

  本专业旨在从电视策划、创作与运营的整体性高度来架构学生的知识与观念,对电视界的生态进行全面剖析,并对电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叉学科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培养能够为电视节目发展、媒介经营与管理提供创新思维的具有艺术专业硕士学位的高素质的栏目制片人、高级制片助理和电视策划人。策划与运营方向重视电视实务分析与理论应用相结合,力求使学生不仅掌握一般电视实务经验和运作规律,而且具有较深厚的知识积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身对电视生态现象进行分析把握的能力,同时提升在节目制作过程中的管理力和运营力。本专业教师有扎实的理底、开阔的学术视野,均为在电视领域第一线的策划人与媒介顾问。

  本专业方向培养素质过硬、思想品德优秀、具有突出的新闻专业素质和娴熟的外语应用能力,熟练掌握新技术,具备一定的媒介管理才能,适应外宣及涉外新闻报道等多方面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新闻人才。使学生在了解国际新闻规律,在深刻认识国情的基础上,正确辨析国际形势与东差异,能够将中的理论与实践有机对接,具备全球视野和战略性思维。通过学习新闻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具备新闻与调查研究能力,熟练掌握新技术,能够胜任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拍摄、现场报道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积累较丰厚的人文素养和知识,能够在国际传媒机构、外事门胜任媒介管理工作。

  电视新闻采编是现代新闻学的应用学科,代表了即时新闻的发展趋向。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应用学科,通过对于电视新闻报道原则、报道方式、报道手法及采制流程;电视新闻手段及其优势;电视新闻的作用及社会影响;电视新闻节目的整体格局;电视新闻节目的形态、样式;电视新闻的前景及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整合现有实践经验,丰富文化底蕴、扩展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力求毕业生具有深厚的艺术、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的理底和开阔的电视创作视野,技艺精湛,能够创作完成电视新闻的采编,成为一名优秀的电视新闻记者。

  本方向旨在培养具备跨、跨学科、跨文化的思维观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使学生掌握新闻专业知识,了解跨学科背景知识,既深谙专业的理论体系,又熟练掌握实务工作,既了解人类的经典文明知识,也能洞察前沿学科的发展,既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的国情与传统,也能够清晰地了解世界的前沿动态与趋向。该方向毕业生的就业面将突破以往、、电视等传统媒介领域,更多的向网站等新兴媒介平台倾斜,不仅具备了一定的传统动手能力,包括摄像、编辑等操作能力,同时具备新的采编能力。

  据了解,电视学院是“大班授课”、“导师混选”。也就是尽管你报的方向不同,复试分数线不同,你们的分数也相差很大,而且,不论你是MJC还是MFA、不管你是学硕还是专硕,不管是电视新闻采编、新采编还是国际新闻采编,无论你们的专业有何不同,你们上的课是一样的呀,所有的导师也是一样的呀。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