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济群: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17-11-13 11:55:27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对多数没有佛教或不曾接触过佛教的人来说,佛教似乎离我们的生活非常遥远。事实上,佛教和国人的关系不仅非常密切,且源远流长。2000年,佛教界举办了“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的纪念活动。作为一种外来教,佛教在中国经过两千年的,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佛教和传统文化已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了。

  关于佛教传入的时间,早期多认为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其后,学术界经过进一步考证,提出传入时间应为西汉哀帝元昭元年(公元前2年),这也是目前教界一致的。

  在中国文化史上,虽在春秋时期出现过百家争鸣的盛况。但汉魏之后,真正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的,乃儒、释、道三家。

  如果我们不了解佛教,就无法对中国文化有全面的认识。如魏晋玄学,便深受佛教般若思想的影响。般若典籍谈空说无,正是玄学所崇尚的境界。故在南北朝时期,般若经典的翻译及成为热潮。而隋唐哲学的内涵主要是,如果离开思想,隋唐时期的哲学史将是一片空白。

  早期的思想比较富有生活气息,发展至宋学,则将重点落实于。关于的内容,是早期中国哲学的薄弱之处。虽然孟子及《易经》有所涉及,但总体较为单薄。而佛教的大、小乘经论,对都有着丰富且深入的阐述。需要说明的是,佛教对于的认识,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建树,更落实于具体修证中。尤其是禅,特别重视的参悟。因而也有人说,宋学是戴着帽子的,表面为,内涵却是佛家。且不论宋学的兼收并蓄是否成功,其深受佛教之影响,却是不争的事实。

  及至清末民初,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杨度等维新人士,以大乘佛教慈悲济世的大无畏从事救亡图存、维新,虽然他们的失败了,但志士们的哲学思想却影响了数代国人。而在他们的思想中,又有相当部分是源于。谭嗣同的《仁学》是受到华严及唯识思想的影响,开卷即言“凡为仁学者,于佛书当通华严及心、相之书”,以为“仁为天地之源,故,故唯识”。康有为的《大同书》则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立志打破社会各阶级的界限。

  纵观中国哲学史,佛教始终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胡适先生早年曾撰写《中国哲学史大纲》,及半便不了了之,原因就在于他不了解佛教。其后,他也开始研究佛教,并收集了很多禅方面的资料,尽管他的考证未必为教界接受,但也从中反映了他对佛教的重视以及佛教于中国哲学的深远影响。

  佛教渊源于教和哲学特别发达的印度,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在印度,从早期的《奥义书》到六派哲学、佛教思想,充分体现出教与哲学一体化的特点。《奥义书》既是一部教经典,也是一部哲学名著。叔本华对《奥义书》的评价是:我得到此书,生前可以安慰,死后可以安息。根植于印度的文化传统,佛教亦形成了深厚而系统的哲学义理。传入中国后,祖师分别根据佛教典籍中的部分思想,建构了不同的修学体系。若从哲学角度来研究,也可将华严、唯识、天台、三论等派称为华严哲学、唯识哲学、天台哲学、中观哲学。

  近代以来,尤以唯识哲学在学界的影响为最。年间,欧阳竟无在南京创办“支那内学院”,专门研究法相唯识。梁启超、熊十力、梁漱溟等许多著名学者皆曾于其门下受教。当时,梁漱溟受蔡元培之邀在北大讲授印度哲学,主要从佛教的角度进行介绍,开高校讲授风气之先。其后,熊十力也曾到北大开讲唯识。从正的唯识思想来讲,熊十力属于离经叛道之列。因为他又走回了宋学的老,成为现代新儒学师。他所撰写的《新唯识论》,则吸收真常的思想,对唯识理论进行重新诠释。此书甫经问世,便引起支那内学院乃至整个佛教界的,出现了一系列破《新唯识论》的文章。

  唯识的哲学思想非常丰富,对现象及潜意识分析尤为深入。它着重探讨的是认识与存在的关系,其主要思想可归纳为两点:其一,我们认识的对象没有离开我们的认识;其二,我们认识的对象是由我们自己的。唯识思想和海德格尔、胡塞尔的现象学有许多相通之处,所以现在有不少学者在从事唯识学和现象学的比较研究。唯识学从世界观、本体论建构了庞大的哲学体系,其理论多根据因明而建立。而因明的结构较之形式逻辑更为严密,因而,唯识学的整个建构非常严谨。

  佛教对中国文学影响也十分广泛。浩如烟海,仅《大正藏》便收录了一万多卷。佛教中的许多经典,如教界广为流传的《金刚经》、《维摩经》、《法华经》,即使单是从文学角度来看,也足以是力作。

  所展现的时空观,更是国人闻所未闻的。中国人的时空观比较狭窄,正如庄子所言,“六合之外,论而不议”。而阐述的时空,则为我们展现了极为磅礴的气势。在《维摩经》中,维摩诘示病,派前往问候。其居处虽仅一丈,但数百人进入后并不感拥挤,房间也未曾变大,这就是佛教所说的不可思议的境界。舍利弗进屋后:众人前来探病,却处也没有,当于何坐?方起,维摩诘便询问文殊:您游于千万亿阿僧祇国,何处的座椅最为殊胜庄严?文殊答言:距东方三十六恒河沙国,有须弥相,那里的狮子座高八万四千由旬,庄严美妙堪称一绝。维摩诘便示现之力,即刻运来千万狮子座安放于丈室之内。中的叙述,是以整个为舞台,以无限时空为背景。对于不教的人来说,或许只是当作看待。即便如此,它那的想象空间,也从另一个角度极大地拓展了国人的思维。

  佛教典籍的体裁也非常丰富,既有诗歌式、散文式的,也有小说式、戏剧式的。即使不从层面来接受,也可作为文化传承来学习,因而在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中非常普及。早在东晋时期,即有十八高贤会集庐山,于高僧慧远门下同结莲社,共修净业。及至唐宋,文人好佛之风更盛。著名的王勃、王维、白居易、柳元、刘禹锡、范仲淹、王安石、苏东坡等,都是虔诚的佛。文学作品代表着作者对世界的观察、及生活积累,同时也是作者思想境界的反映,的折射。因此,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都蕴涵着佛理,流动着禅意。如果我们不了解佛教,就很难透彻这些作品的底蕴。

  此外,还有部分作品直接取材于佛教或相关内容,如《西游记》便是以唐僧(玄奘三藏)西去印度取经的经历为题材。学过历史的同学应该知道,玄奘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译家之一,对汉传佛教贡献卓著。《西游记》取材于这段历史,创作中自然渗透了许多佛教思想。遗憾的是,经过部分影视作品的演绎,唐僧反而成了孙悟空、猪八戒的陪衬,未能再现历史真实。而《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等笔记小说,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佛教的思想。至于名著《红楼梦》中,则为读者展现了许多极富禅意的诗作。如果对佛教一无所知的话,势必无法正确解读这些作品。

  佛教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的。佛教的传入和佛教造像的盛行,极大促进了中国雕塑、建筑、绘画艺术的发展。

  其中,尤以雕塑领域更为突出。存世作品中,佛教造像不仅数量众多,更有着令瞩目的艺术价值。如果没有敦煌、云岗、龙门、麦积山等众多石窟中数以千万计的佛教造像,没有巍峨梵宇中的诸佛,雕塑艺术宝库将减少一半以上的珍藏,中国雕塑史也决不会象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那么丰厚、那么有份量。

  而存世的古建筑中,也有相当部分是建筑。如现存最早的两座唐代古建,均为,即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大殿。至于古塔,基本都是佛教建筑。尤其是那些经典之作,如嵩山嵩岳寺塔、山西应县木塔、大理崇圣寺三塔、苏州云岩寺塔等等,虽然风格造型各异,但都是清一色的佛塔。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名山,既因自然景观而名,亦因人文景观而胜,而佛教名胜正是人文景观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的绘画、书法作品,同样离不开佛教题材。山水画中,有古寺梵刹、阿兰若处;人物画中,则有诸佛、金刚罗汉、高僧。而各个朝代抄写的,则在佛法的同时,为我们保留了大量的古代书法作品。其中,书法大家的抄经名作便不胜枚举,如王羲之书《遗教经》、张旭书《心经》、柳公权书《金刚经》、苏轼书《圆觉经》、赵孟頫书《妙法莲华经》、林则徐书《阿弥陀经》、欧阳渐书《心经》、弘一大师书《华严经》等等。此外,敦煌还保存有大量唐人写经,既是珍贵的佛教典籍,也是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宝库。

  在这些作品中,不仅直接以佛教相关题材乃至佛教为创作内容,更蕴涵着佛法的境界和。我们知道,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方式与西画截然不同。西画重视写实,而国画重视写意,逸笔草草,直抒胸臆。“意”就是一种思想,一种境界。作品的品位有多高,主要取决于创作者的思想境界。如果没有相当的文化和教素养,作品如何能有空灵深邃的境界呢?正所谓“功夫在画外”。相应的,如果我们不具备,也很难创作者的创作心,进入那种意境之中。现代人的心如此浮躁,若不了解作品之后的背景,如何穿越百千年的时空,领略那番禅意、体会那份超然呢?

  除了对艺术领域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也走入了寻常百姓家。极盛之时,普及至“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于是乎,佛圣诞等教节日也逐渐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民俗节日。

  其中,尤以腊八节和盂兰盆会的影响为最。国人有很强的孝道观念,但这种孝是建立于伦理纲常之上,而佛教所提倡的孝亲则着重于报恩,可以说是更究竟的尽孝方式。

  此外,国人的很多观念也深受佛教影响,如的观念等等。维系社会安定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法律,一是通过。界各民族中,教都是建立的基石,以此维系人类社会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在阿拉伯国家,依伊斯兰教建立其基础;欧美国家,依教建立其基础;亚洲国家,则依儒教、佛教建立其基础。

  基本的信条其实很简单,如佛教的五戒,教的八戒,是具有永久性和普遍性的。社会虽然在不断发展,人性却没有太大的变化。人类对外部世界展开了种种探索,并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但对自身的生命依然。古人存在的问题,今天也一样存在。人性中的贪、嗔、痴烦恼,和两千多年前时代的人们并没有什么不同。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我觉得,人性的弱点在今天更为张扬。从整体来看,现代人的或许比以往任何时代的人更大,也更。古人崇尚的是哲学,是追求。而现代人崇尚的是,是物质。我们知道,哲学代表了智慧,而经济只能代表物质的繁荣。此外,整个社会对演艺明星、快餐文化的崇尚,又说明了什么?只能说明他们的是声色犬马,这正是古圣先贤呵斥的生活方式。这样一种价值取向,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反映了思想的倒退而非进步。

  教的,是针对人性弱点而建立的。的犯罪现象,无非是杀盗淫妄,不同的只是犯罪手段有所改变。以刀砍人和以武器伤人有什么不同呢?不同的只是后者杀伤力更大,但不能说明人性有什么变化。而佛教提倡的不、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消除犯罪现象产生的根源。

  或许有人会觉得,建立几条规范很简单,任何一个人或单位都可以建立相应的制度。那么,教的特殊性又在哪里呢?就在于它有强大的后盾。我们知道,建立规范很容易,但使大家共同遵守这一规范就不容易了。只有当规范成为法律时,才会具有一定威力。但法律的作用不可能面面俱到,总会有漏洞可钻。即使法律能发现并制裁所有的犯罪现象,但法律发生作用时,对社会已经构成。更何况,法律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还取决于执法者是否等诸多因素。而教是根植于之上,根植于对神的,对规律的。神是无所不在的,规律也是遍一切处的。有了这样的认知,持戒就是自觉行为,绝不会存有侥幸心理。而教信条就象一个无形的,随时都在我们心中站岗,监督着我们的起心动念,监督着我们的言行举止。

  佛教的观为三世论,即生命有过去、现在、未来。我们现有的人生是过去生命的延续,而死亡也只是这一期色身的,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者则是一世论,生命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这种“人死如灯灭”的观点,很容易使人无所。既然生命只是那么短短几十年,流芳千古与又有什么区别?当然,对社会来说意义是不同的,流芳千古的是人类者,的是危害他人者。但这种不同对个体生命却没有意义,所以断灭论会使人们变得非常功利,并导致主义和自利的泛滥。假如没有神祗或观念的约束,只要大到可以不受法律制裁,或狂妄地法律,必然会。

  所以说,教是社会安定的基本力量。在当今这个全球一体化的社会,我们更需要寻找一种可行的全球规范。有些传统教排他性较强,或与现实人生距离较大。而佛教,则是立足于现实人生并具有包容性的教。更使人容易接受的是,佛教认为自利与利他是统一的。凡夫难免有我执,因而做每件事都会有利益的考量。如果象那样将利与义对立起来,很难使人坚守这一信条。建国几十年来,一直在提倡“全心全意”,这也正是佛教所提倡的道。但如果意识不到“”的意义所在,这种服务能持之以恒吗?事实上,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这一点。

  相比之下,佛教的可行性更强,因为它是结合利益对行为进行界定。衡量一种行为是否符合规范,就要看它是否对自他双方都真正有益。同时,它不仅能使我们获得眼前利益,更能使我们获得长远利益。在很多人的感觉中,利益他人似乎必须以损失个人利益为前提。而佛教却认为,凡是有利于别人的行为,必然有利于自己。当然,可能需要暂时付出一些,但这一会给未来生命带来百千倍的回报。就象播下的一粒种子,会结出累累硕果。结果可能在,也可能在来生或更久,因缘成熟时一定会得到回报,正所谓功不唐捐。

  或许有人会对此产生怀疑:万一善有只是空洞的安慰,是永不兑现的许诺呢?对于凡夫来说,总是希望马上见到结果才肯确信。其实,结果并非都需要等那么久。能使我们内心善的种子得到,所以在付出的当下,就会使我们的心灵得益。这正是佛教对于的更重要的诠释。其实,我们在时不必关注外在的,那只是的副产品。真正的利益,在于我们自身人格的完善和生命素质的提升,而这一结果与是同步的,是当下就能感受到的。我们做什么,心灵就会有什么改变;做多少,就改变多少。

  生命是习惯的积累。每个人来到世界时,生命起点都不相同,性格品行也大相径庭。俗话说,“三岁看一生”。在一个没有生活历练的孩子身上就存在种种不同表现,或慈悲、或,或愚笨、或聪明,或、或淡泊,等等,不一而足。原因何在?正因为是过去生命的延续,还带着以往的种种习性。以贪为例,贪一次并不,如果继续不断地贪,每贪一次,生命中贪的力量就会得到张扬,贪的种子就会得到,久而久之,贪就会成为人性中最强大的力量,使其成为地道的贪性人。反过来说,一个有爱心的人,看到就产生悲心,如此不断长养生命中慈悲的种子,当慈悲发展为人性中最强大的力量时,就会将我们带入不断增上的良性循环之中。

  人性包括各种不同的因素。佛法认为,与是平等的,与也是平等的。为什么现实中的我们会表现出那么大的差异呢?而和相比,更有着难以逾越的天壤之别呢?正是因为每个人在生命延续过程中,张扬了不同的方面。当一种力量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势时,其它力量便会相应萎缩。在我们的生命中,双方一直在不断争斗,不断发展自身。而我们自己就是提供给养的人,我们究竟希望哪一方获胜呢?

  幸福的根本是什么?就在于良好的心态。因为外在的一切都会变化,家庭会解体,财富会失去。尤其是今天这个全球化的世界,影响命运发展的因素已经越来越多,包括有形的、无形的,直接的、间接的。

  过去,很多人一辈子生活在小山村或小城市中,信息非常闭塞,甚至邻村发生些什么事都不知道。而在今天这个时代,一场“9·11”事件,却对整个世界构成了巨大影响。因为世界已是联系非常紧密的整体,我们不知道何时会出现什么意外干扰自己的生活。可能走在上突然被车撞倒了,可能不慎感染了致命疾病,当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之后,潜在的意外也越来越多。

  我觉得,未来能否获得幸福,关键取决于心理素质。面对的风云变化,始终保持坦然淡定、宠辱不惊的心态。如果具备这一点,走到哪里都能立于不败之地。在东南亚金融风波中,不少人因为这一挫折失常乃至自寻短见,但也有不少人安然度过了这一。为什么在同样的社会变故中,人们所受到的完全不同呢?就在于能否正确看待财富,在于对财富的执著程度。对人构成的,与我们在乎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在乎,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执著。对感情特别执著的人,失恋就是他的利刃。对事业特别执著的人,事业失败就是摧毁他的。如果把这些得失看得很淡,无论结果如何,都不会构成很大的。

  其实,幸福生活可以很简单,未必一定要多么富有。不少人富有得没时间享受,那种富有只是给别人看的。是不是在别人羡慕的目光中就能得到幸福?如果大家都觉得这个人很幸福,而他自已却觉得痛苦,那么他是幸福还是痛苦?如果大家都觉得这个人很富有,而他自己还感觉很贫穷,那么他是富有还是贫穷?人们常常将物质作为幸福的保障,实际上,幸福只是个人的感觉,因为人都是活在自己的心态中。有些人生活清贫,却怡然;有些人虽锦衣玉食,却烦恼重重。十万就能幸福吗?一百万就能幸福吗?我们也不能为此划定一个标准。可见,幸福无法具体地量化。

  幸福的生活是健康的。如果为了赚钱把自己变成一个工具,这种生活健康吗?有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虽然不发达,但人们都很快乐,劳动时也在引吭高歌。相比之下,他们显然比我们更懂得享受生活。我们现在所说的现代化,基本是一种全盘的西化,结果使世界变得千篇一律。每一个现代化城市,都是高楼大厦、钢筋水泥和各种噪音,人为地将人与大自然开来。在这样一个浮躁的里,人很容易变得急功近利。

  佛教所说的“空”,也常重要的人生智慧。所理解的空,就是什么都没有,其实并非如此。“空”,是对存在的一种智慧诠释。《心经》是佛教最短的一部经典,只有二百六十多字,但内涵极为深厚。其中,被人引用最多的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一公式。“色”代表了物质的存在,我们不能离开存在的现象来认识空,存在的当下就是空。我们对“空”的理解,要和的理论结合起来。

  佛教对人生的解释,可归纳为“因缘”四个字。也就是说,世界的一切存在和,都是因缘决定的,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诸法”代表存在的一切,它们都是因缘决定的。因缘也就是条件,其中,因是主要条件,缘是次要条件。除了这些条件的和合,我们找不到真实不变的存在。比如眼前这张桌子。“桌子”是个假名,是为交流需要而约定俗成的一个概念。除了这个假名,桌子本身只是一堆材料的组合,是木板、铁钉、油漆、人工等众多条件和合之后形成。离开这些条件,哪有什么桌子?可见,桌子不过是因缘的。其中的每一种条件,又由众多条件构成,比如木头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等等。

  佛教所说的“空”,是“缘起性空”。否定有独存、不变的事物存在,一切都是条件决定,而不是自己决定,桌子没有自己,我们也没有自己。依此类推,莫不是因缘和合的,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假有”。所谓“假”,是要我们远离有和空的两边:桌子虽非固定不变的有,但宛然。如果认为完全没有,那是断灭见;如果认为固定不变,又落入常见。而佛教对世界的认识,是中道的认识,是远离断、常二边的真实认识。

  在《金刚经》中告诉我们一个认识世界的公式:“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同样的道理,所谓桌子,即非桌子,是名桌子。桌子只是因缘的,并无固定不变的实质,后由我们为其安立桌子的名称,如此而已。所以说,任何事物的存在既是有,也是空。空的是我们赋于它的诸多内涵:这个桌子好看不好看,喜欢不喜欢,有价值没价值。这些所谓的评判都是我们赋予它的,在不同的人看来,价值会有很大区别。至于是否好看或喜欢,则和人的和情绪有关,我们将自己的情绪投射到对象中,然后执著它。佛教所说的“空”,正是帮助我们透视事物的,透视因缘的。

  从佛法上说,“空”主要是“我执”。人最大的特点是处处以为中心。佛教认为,一切烦恼和皆根源于对的执著。如果一个人总想着个人得失,必定活得特别痛苦。我们可以这样去观察,如果一个人处处为大家着想,很少考虑自己,一定过得很开心、很安然。

  世界是无限的,是无限的。那么,人究竟有没有能力认识世界和呢?佛法认为,我们的心也是无限的,若是能开发出中无限的层面,自然可以认识无限。但强烈的“我执”,却使我们的心从无限变成有限,甚至是极为有限的一点点。从唯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都是活在这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中。有些人的世界很狭窄,有些人的世界很开阔。这个世界有多大,就取决于我们自己。有些人一心扑在某人身上,那个人就是他的世界;有些人一心扑在家庭上,那个家就是他的世界;有些人一心扑在事业上,那个事业就是他的世界。

  佛教关于“空”的认识,作用就在于帮助我们打破“我执”,使有限回归无限。因为“我执”,使充满了无尽的烦恼和痛苦,一旦打破“我执”,生命就会回归到原初的自然状态,成为一个自在的人。

  告诉我们,一切皆有佛性,皆能成佛。成佛,就是开发生命中所具有的智慧、、功德。我们的心本和太虚一样,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但现在,却局限于由我执构建的非常狭隘的境界中。学佛,就是要粉碎“我执”建立起来的城堡,将生命宝藏开发出来。整个佛法的,就是“我执”的过程。禅中所说的开悟,正是打开生命宝藏的钥匙。

  在座的同学们会有许多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哲学知识等等。但所有知识中最根本的,是的知识,认识的知识。知识有如大海,任何人都不可能拥有全部,缺乏其中的某一种,对我们的生活并不会构成太大影响。但我们不能不,不能缺乏的知识。因为不可以请假,也不可以退休。认识生命,才是人生幸福的根本。懂得如何,才是任何人必不可少的知识。哲学将“认识你自己”作为最高境界,如果不了解自己,只懂得向外追求,只懂得赚钱、做学问,根本不可能获得幸福。

  现代教育重视实际技能和知识掌握,却对的知识重视不够。结果使很多人面对人生困惑时手足无措,乃至病急乱投医。的信徒中,博士、硕士比比皆是。所以,得到一个高学历,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认识了人生。如果不懂得如何,要把几十年过好也不容易,何况生命还有无尽的未来。

  现代人太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念。尤其是学文科的同学,更应该了解传统文化、了解佛教。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念,才会有良好的心态,才可能有美好的明天。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