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城市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2 8:27:34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摘要:在全球化时代,全球城市形成了一个等级分明的城市体系,城市要么因切割全球城市生产链条的某个环节而繁荣,要么被全球化浪潮抛弃而衰落。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各个学科通过自己的视野分别研究了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城市发展要素集合从区位、资本到人力资本、制度以及文化等,内容越来越扩展、越来越“软化”。但以前的观点往往把研究同一主题的不同角度割裂开来,导致研究视野比较狭窄。本文对主要学术观点加以综述,认为城市竞争力与全球城市体系的形成是由城市要素及其耦合机制决定的。

  不断演进的生产方式及其决定的生活方式塑造了具有鲜明特征的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城市也在这个过程中演化为人类生产、生活、文化、的中心。尤其是在全球化时忽悠美女老板结局代的今天,作为国家、区域核心的城市成为参与全球竞争的前沿。正如曼纽尔·卡斯特指出:是城市和区域,而不再是国家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1]。

  反观城市的发展历程,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的城市繁荣,有的城市衰落。时至今日,人类社会进入全球化时代,各个城市处于全球城市体系的不同等级,并参与(或者被在外)切割全球价值链条的不同环节。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相互耦合机制是什么?为何在城市不同的发展阶段是某些因素而不是别的因素,成为决定城市发展的关键?地理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不同学科通过本领域视角对之进行了解释。尽管已经出现了很多综述性的文献,但这些综述往往把研究同一问题的不同视角割裂开来,没有把各个学科观点统一起来。本文通过对已有的工作综述,综合研究城市发展影响因素的主要观点。进而更加清晰的认识全球化背景下影响城市发展以及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需要指出的是,许多理论研究是以国家、区域为研究对象的。但是,基于城市是国家、区域的经济、、文化核心的观点,本文认为可以把这些理论作为城市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来借鉴。

  本文分别对影响城市发展的区位、资本、技术等有形因素以及人力资本、制度、文化、创新等“软”因素进行总结。

  需要指出的是,区位、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研究主要是通过企业层面的微观角度来进行的。但是,正是由于这些经济细胞集聚在城市空间才形成现代城市并推动其发展。现代城市在一定意义上是现代产业聚集的场所。因此,研究城市发展影响要素,这些微观层面的因素也必然要考虑在内。

  简单来讲,区位是指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城市从最初的选址,到发展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空间实体,是一个从自然区位到经济区位的过程。本节分析经济区位。

  新古典经济学没有分析生产和定价的空间层面,而是把它们让位给了区位论。而且,区域经济学的很多理论都是以经济学的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区域经济学与一般经济学的主要区别在于,正确地论述各种区位配置的地理空间。

  以A·韦伯为代表的最小费用学说、以郝特林为代表的相互依存学说以及以廖什为代表的最大利润区位理论等构成了古典区位论。这些理论主要从成本的角度分析了工厂定位与原料地、市场区位以及运输方式等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是以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为原则发展起来的一套定量工厂区位分析方法。

  战后在艾萨德、D.M.史密斯、哈里斯等学者的推动下,区位论有了很大发展。[2]一是从单个的厂商区位决策发展到地区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研究;二是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推导,到力求接近区域实际的区域模型;三是区位决策客体几乎涵盖了现代经济所有产业部门;四是区位决策不仅考虑了成本、利润等,还考虑了人员的居住、出行、娱乐等效用最大化目标。发达国家区域经济活动的实践说明,以完全竞争条件为理论假设,并以具体企业微观的区位选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区位理论已经不适应现实的需要。这是因为传统的区位理论忽略了创新、制度变迁、不确定的因素、社会文化背景等对经济活动巨大影响。

  从对运输成本、企业间的物质投入产出关系的关注转向对经济活动所处的制度和社会文化的关注,是产业区位研究近年来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3]新的区域经济学就吸收了社会学、人口学、生态学的理论,研究区内资本积累、劳动力就业、技术创新和国民收入的关系,区内产业结构的演化和升级,投资率、失业率等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解决中心城市的过度集聚和生态条件恶化等问题。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